近日,北京大学党委常委、副校长、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脑与认知科学系方方教授、管理与社会心理学系李圭泉研究员、临床与健康心理学系林沐雨研究员一行赴德国、日本进行学术交流访问。
10月28日上午,方方教授一行访问了位于德国海德堡的施普林格·自然集团,集团副总裁汤恩平 (Niels Peter Thomas)博士、图书出版编辑舒巧博士、期刊出版编辑吴频博士、帕特里夏·威利(Patricia Wiley)博士对北大团队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。汤恩平博士首先带领来访客人参观了施普林格·自然集团在海德堡的新办公楼,并详细介绍了集团各项业务的历史与发展状况。随后,双方就心理学研究的论文发表、图书出版等议题进行了座谈。
赴施普林格·自然集团交流
10月28日下午,方方教授一行访问了海德堡大学心理学系,与海德堡大学副校长马克-菲利普·韦勒(Marc-Philippe Weller)教授,海德堡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德克·哈格曼(Dirk Hagemann)教授、萨宾娜·鲍恩(Sabina Pauen)教授等进行了座谈。方方教授和韦勒教授分别介绍了北京大学和海德堡大学的基本情况,李圭泉研究员和哈格曼教授分别介绍了学院(系)的基本情况。随后双方就心理学研究的重点领域、前沿进展进行了充分的讨论。会后,哈格曼教授与鲍恩教授邀请北大团队参访心理学系,重点了解自我控制神经、睡眠等实验室。
赴海德堡大学心理学系交流
10月29日至31日,北大团队一行访问慕尼黑大学,参访慕尼黑大学心理教育学院,参加第十届慕尼黑大学-中国学术网科学论坛年会。其间,方方教授与副校长弗兰切斯卡·比亚吉尼(Francesca Biagini)会谈。他表示,自1996年两校签署校际合作协议以来,双方在师生交流、教学科研等领域始终保持紧密合作,期待未来两校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。比亚吉尼指出,两校作为长期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,今后将继续探索多样化合作形式,包括联合资助学者交流、推动院系合作举办暑期学校等。 在慕尼黑大学心理教育学院,北京大学团队与院长西蒙娜·舒茨-博斯巴赫(Simone Schütz-Bosbach)教授、心理学系主任马里奥·戈尔维策(Mario Gollwitzer)教授、心理系施壮华教授等学院师生进行了座谈。博斯巴赫教授和戈尔维策教授分别介绍了院系的基本情况,李圭泉研究员介绍了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基本情况。随后,双方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与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,并在会后参观了慕尼黑大学心理学系实验室。
与慕尼黑大学心理教育学院师生座谈
在慕尼黑大学-中国学术网科学论坛年会期间,方方教授在慕尼黑大学-中国学术网庆祝活动上致辞。他表示,慕尼黑大学是北京大学在德国的重要合作伙伴,通过长期的密切合作,慕尼黑大学—中国学术网已发展成为中德学术合作与学者交流的重要平台。年会期间,方方教授、李圭泉研究员、陈立翰副教授、林沐雨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《Invasive and Non-invasive Modulation of Human Brain Network and Cognition》、《Secondary Emissions from Indoor Ozone Chemistry: Unrecognized Risk to Work Well-being》、《Cardiac Cycle Phase Modulates Pain Processing During Heartbeat-Enhanced Rubber Hand Illusion》和《Gender Differences in Social Approach–Avoidance Tendencies in Autism: Evidence from Subjective Ratings, Behaviour, and fMRI》的学术报告。
北大学者做学术报告
11月1日至2日,方方教授一行赴日本访问了立命馆大学综合心理学部,与立命馆大学综合心理学部人间科学研究生院教授、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吉沅洪博士就心理学科的学生培养、科研调查等话题进行了交流。
与立命馆大学吉沅洪教授交流
2025-11-06